鹿栖驻地 | 2020-2021入选艺术家郑敬祎

[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64px"][vc_column_text] 布罗布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此项目由“鹿栖驻地-溪·美术馆生成计划”支持公共装置,占地约150平方米楠竹、藤蔓、麻绳2021[/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布罗布是英文单词blob的音译。   其来源于Blob-architecture(流体建筑)一词中的“blob”单词取自“blobism”和“blobismus”,这两个词是建筑中指有机的、阿米巴[1]形状的术语。“blob-architecture”一词由美国建筑师格雷格·林恩[2]创造,他于1995年在设计实验中用软件制出metaball有机形态的建筑。另外,“the blob”通常指“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这种微生物黏菌。   《布罗布》的灵感来自两个不同学科的交汇点产生的同一词汇:一个由“多头绒泡菌”蔓延而成的流体建筑,落地成一座户外流体装置,黏菌被我用藤蔓植物象征。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800"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即“the blob”。[/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这件装置作品与《不可居住单元》[3]是同一系列,都是流体建筑。根据驻地的自然环境和提倡可持续的思路,我选择竹子作为创作材料。受法国建筑师尤纳·弗莱德曼[4]的影响,我将竹条固定成竹圈,拼接成流体建筑的形状,将自己的泡泡建筑实体化。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gallery interval="5" images="5801,5802" img_size="full" onclick=""][vc_column_text]《布罗布》概念图[/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驻地时,我还发现与自己建筑装置形态相似的废弃虫茧,与我前期拟定的《布罗布》草图一模一样,它是银杏大蚕蛾的空茧。[/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803"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散步时发现的银杏大蚕蛾的空茧[/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参与驻地前,关于材料的选用及如何固定成型,我已进行实验并制作模型。然而,驻地期间着手实际搭建作品时,才真正体验到现场环境与理想条件的差距。与城市不同,山里的微风、炊烟、雨露、鸡鸣、犬吠日复一日地影响着我的创作状态;绵绵春雨,影响着我的搭建效率及成品效果,一切进度都归顺于大自然的步调。无尽的细雨打散我的计划,却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带给我惊喜:工作室后面的花园在几场春雨后突然冒出无数春笋,隔壁的老房子一夜间被绿色藤蔓包裹,干枯的草地探出绿色的苗。这一切使作品《布罗布》变成与自然相处、和解并不断调整的实验艺术项目。   《布罗布》成为与自然对话的载体,在时间的牵引下,竹圈的处理及后续藤蔓的生长充满不确定性,使这件作品像一个在田野中的实验剧场:我已写好剧本,等待万物作为演员陆续登场演绎,它在这里生长,与周围环境交融。这是我结束学生生涯后第一个驻留项目,此前从未来过江西,借由这次艺术驻地通过作品触及这片陌生的土地,丰富了自己原本的艺术创作。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gallery interval="5" images="5804,5805" img_size="full" onclick=""][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创作过程中,小镇的师傅们成为我的请教对象,怎么做竹子、用麻绳还是柳丁固定、搭建的技巧、如何适应当地气候等等。村民也对逐渐成型的作品产生兴趣,有提出建议“如果它能避雨,人住在里面多好。”有疑问“这个放在这有什么作用啊?”也有完全摸不着头绪的“小姑娘你在这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这搭个棚子。”“这个做好了我们可以发抖音呢?到时候一炮而红多好。”我的“文化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与村民的对话中,跟随自然的步调逐渐落在这片土壤中。[/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gallery interval="5" images="5806,5807" img_size="full" onclick=""][vc_column_text]布罗布[/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布罗布》的位置位于205省道边上,这条道上过往车辆不多,路过的有每天散步的乡民,撒欢儿跑的狗子们,还有风驰电掣通往县城的公交车。大多数时间这里十分宁静。六月五日芒种,山里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太阳,我的焦急与阴郁也随着雨水的停止而消失,在烈日下开始了最后十五天的田野搭建作业。 从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到夏至,这片土地从我来时的睡眼惺忪到今日的生机勃勃,我的驻地生活即将画上句号。100天的时间,《布罗布》终于生长出来,田野的实验搭建带着青涩懵懂立足于此。走入其中会发现它高高低低,让人行动很不方便,并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身高,却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漫步其中,它没有具体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开放性的建筑装置,持续地立在这里生长、被赋予意义。[/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gallery interval="5" images="5808,5809" img_size="full" onclick=""][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艺术驻地是糖果,还是松土菌?[5]”对我而言,是一百天不间断的梅雨,是蛙、蛇、蝎、蚁、蚊、蛛肆无忌惮地群魔乱舞,是雾里看花的修仙,但它确实是一份礼物。我将带着这份驻地创作的体验,和这的阳光在我皮肤上染的颜色继续踏向未知。[/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810"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布罗布[/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64px"][vc_column_text][1] 是一种通过伸长或收回伪足来改变自身形状的细胞或单细胞生物。[2] Greg Lynn,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规则的、生物形态的建筑而出类拔萃。他提出,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微积分可以在建筑设计的生成中使用。他就这些观点写了大量文章,其中《纽约时报》杂志转载的“Blobs, or Why...

鹿栖驻地 | 2021-2022入选艺术家KIMVI 《三座山》

[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64px"][vc_column_text]序言[/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我叫KIMVI,是一名在英国出生的越侨。我是一名行为艺术家,目前任教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现生活工作在苏州。自2022年6月至8月,我在江西省资溪县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参加鹿栖驻地|溪·美术馆生成计划,在一座无墙的露天美术馆进行创作。来到这里,我既是外国人又是外来者,创作想法最终确定为建立一座跨文化桥梁,将当地村民、他们的居住空间和生态环境还有作为艺术家的我联结在一起。对乡村和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体验构成我对这里的初步了解。通过参与驻地和与当地的频繁接触,一场关于乡土(vernacular)的对话生根发芽。这次体验由地方特色、日常交流、每天观察所组成,以这样的方式接近乡土(vernacular)让我能以更加个人化和舒适的方式,建立起对该地区特有文化的理解。从建筑和设计的角度出发,着重关注地域性和功能性,而非公共和纪念类型的作品呈现。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vc_column][vc_single_image image="5739"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图1 江西省资溪县清凉山鹿栖小镇 KIMVI摄[/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740"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图2  江西省资溪县清凉山 KIMVI摄[/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抵达资溪县的那刻,我就被这郁郁葱葱、层峦叠嶂的山区地貌所打动。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这里进行创作既需要符合村民的风俗和审美,又要能经受住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这将是一项具有挑战的工作。驻地创作的目标旨在融合自然和人造结构,这需要深入分析以致充分理解这些元素。我想限制自己仅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自当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资源,并与当地社区和谐共处地工作。“重要的区别在于设计的风格方法,以及过程中对时间、地点和目的进行考虑的分析方法。[1]”这是来自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提出的概念,他的作品结合传统建筑原则和基于简单几何图形的前卫设计——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是他作品平面和立面图的常见元素。”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vc_row][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single_image image="5741"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图3 竹竿——晾干T恤 KIMVI摄[/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742"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图4 竹竿——晾雨靴 KIMVI摄[/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64px"][vc_column_text]章节一[/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资溪县的株溪林场,密密麻麻种满了竹子,它们细长的形状主导着整片地区的景观。当我与项目策展人和鹿栖小镇的工作人员王师傅沿着小溪一起寻觅野生李子时,我立刻注意到竹竿在这里的不同用途。这些竹竿出现在村民的房前屋后,用于各种形式的生活家居,如搬运、悬挂和晾晒衣物——甚至放置橡胶雨靴(图3和4)。此外,我还看到竹子被用在建筑结构和农业方面,竹竿支撑着生长的植物,还有被做成稻草人,穿着旧衣服,保护农作物免受鸟类的侵害。回去的路上我提出是否能留下一些这样的竹竿。王师傅向我介绍村里的李师傅,李师傅给了我几根竹竿,我将竹竿带回鹿栖创想中心。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743"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_text]乡村小记:艺术家观察村民使用竹竿后的记录[/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鹿栖驻地 | 溪•美术馆生成计划2021 – 2022

[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150"][/vc_column][/vc_row][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grid"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gallery type="flexslider_slide" interval="3" images="5604,5606" img_size="large" onclick="" css_animation="fadeIn"][/vc_column][/vc_row][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100"][/vc_column][/vc_row][vc_row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grid"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animation="none" 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溪·美术馆  溪·美术馆位于中国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清凉山鹿栖小镇内,山谷之间沿溪流而规划一座无墙露天美术馆,溪流3.5公里长,双向环线7公里;境内森林茂密,溪水潺潺,幽静宜人,好似世外桃源。溪·美术馆毗邻武夷山脉北麓,距抚州市约2小时车程,正由于地处相对偏远,并无过多人文景观,却因此完整保留了原始的生态面貌;每立方厘米36万个负氧离子含量的无痕森林,让这片小宇宙别有洞天。 “当溪流遇见美术馆”一个看似浪漫的假想,将两个遥远的点,即溪流,人类艺术的元初之地;美术馆,生命记忆的留存之所并置在了同一时空中。通常意义上的美术馆空间形态与生产方式被消解后置入自然场域空间中,与光、空气和温度完美发酵。随着时空的推移,自然、人、物的关系在这里不断地被重新定义、组合或是更新。一座会呼吸的自然美术馆正在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开启它的未来之旅。 溪·美术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溪·美术馆将陆续推出生成计划、流剧场、森林学院等系列项目与活动,邀约艺术实践者、青年设计师、创作群体驻足山野,共同探寻自然认知和永续生活的关系;将艺术实践与人文思考留存于溪涧,以提高人们对自然林地与社会环境的价值认知和保护意识,促进人与生态的平衡发展。[/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00"][vc_row_inner row_type="row" type="grid"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_slide="no" text_align="left" css_animation=""][vc_column_inner][vc_gallery type="flexslider_slide" interval="3" images="5600,5601,5602" img_size="large" onclick=""][/vc_column_inner][/vc_row_inner][/vc_column][/vc_row][vc_row row_type="row"...